腸躁症治療的另一種切入點:心理介入
小華是個極度忙碌的上班族。在諮商過程中,他不斷提到工作上一直追著他跑的各種業務、停不下來的大腦、難以入眠的困擾等。同時,他還在腸胃科醫師那邊得到了一個診斷:大腸激躁症候群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簡稱IBS、腸躁症),常見的症狀包含:脹氣、腹瀉、痙攣或便秘等。
在與醫師會談之後,醫師建議小華可以來找臨床心理師談一談。
在初步會談後,我們發現小華腸躁症的狀況,其實與他的焦慮感受有明顯的關聯。每當他壓力變大、焦慮變強烈時,「沒有意外的話,我當時就會去跑廁所了⋯⋯跑到連同事和主管都發現,還問我說,怎麼每次開會前都去廁所,讓我有夠尷尬!說真的,工作本身就讓我壓力夠大了,可是腸躁的狀況,又讓我壓力更大了⋯⋯」
---
在先前的文章中,我們曾提到了「腸腦軸」的概念,簡言之,腸道與大腦之間是「雙向道」。主責壓力感知的大腦在壓力大時,會影響到腸道功能,反之亦然。在小華的案例中,腸躁症其實就是一種大腦與腸胃之間會互相影響的案例。
透過腸腦軸概念,在目前許多腸胃相關的症狀或困擾治療上,其實除了從「腸胃」下手之外,同步從大腦、心理狀態來著手後續的治療方向,也是極為可行與必要的環節。這次專欄,就讓我們針對腸躁症這個主題,可以從哪些心理層面進行介入,好讓症狀得以緩解來做一些介紹。
你的大腦思考,影響了你的身心感受
在心理治療中,「認知行為療法」(簡稱CBT)一開始主要是應用在憂鬱症領域,但後來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心理困擾上,也開始有行為醫學、健康心理學領域,將CBT納入治療策略中。CBT也是能夠協助改善腸躁症狀的一種心理介入。 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概念是:一個人在某些情境之下,他的思考、情緒感受、身體反應和想採取的行為,這四個元素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。舉例來說,如果我們把小華的狀況,透過認知行為療法的架構分析,結果可能像是:
- 現況:會議前,腸胃又感覺怪怪的了⋯⋯
- 身體感受:腸胃痛、腹部緊繃。
- 想法:怎麼又發作了,等下跑廁所,大家一定會發現我在廁所待很久了。
- 情緒:焦慮、尷尬、羞愧。
- 後續行動:未來在開會的那一天,乾脆不吃早餐。
在此例中,焦慮感受會進一步惡化腸胃的疼痛感;而當腸胃更疼痛時,小華的想法會變得更負面、情緒變得更強烈,形成一種惡性循環。此外,為了避免腸胃不舒服而不規律進食,不但不會改善腸胃症狀,長久來看,這種應對措施還會讓腸胃變得更加脆弱。
改變思考、情緒與行動,就可能改變腸胃感受
在透過此架構分析小華的心理狀態後,我們就有機會從想法轉變、情緒調節、改變行動這三個方向,間接去處理腸胃疼痛、腹部緊繃等腸躁症狀。在進行相關心理介入時,以下這幾個元素對小華來說,會很有幫助:
(一)認識自己常見的壓力反應、壓力來源
經由引導鼓勵患者深入認識他們的壓力反應和壓力來源。常見壓力反應除了腸胃症狀之外,還包含失眠、緊張、容易感冒、情緒不穩定等。此外,主動去發現壓力從何而來也很關鍵(腸躁症容易隨壓力而惡化)。患者可透過主動的自我認識,更知道自己症狀容易出現在哪些情境、時間、地點之下。
(二)瞭解腸躁症狀,以及自己對這些症狀抱持的認知
協助患者瞭解腸躁症的症狀,同時,去探索患者對這些症狀的認知。在不理解症狀來龍去脈之前,患者通常會對症狀抱持著恐懼、負面的想法。覺得自己在症狀發生時,完全沒有控制感。事實上,正是這樣的負面、消極的詮釋,反而會讓自己變得「更焦慮」,進而讓一開始只有一點點不舒服的症狀變得更嚴重。
(三)學習用更多種方式,主動積極減少壓力對身體的影響
在心理治療中,心理師可以透過一些具體技巧如:放鬆練習、正念呼吸、挑戰不合理信念等,協助患者試著改變大腦中的想法、情緒,或在感覺症狀要出現時,採取不同行動。如之前提到,因為這些元素會互相影響,所以改變其中一個元素,其他元素可能就會間接被改變。
腸胃問題,別輕忽了心理層面的重要性
除了認知行為治療之外,在臨床上也有許多心理介入被證實能改善腸躁症狀。面對腸胃問題,把心理介入加入治療策略中,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、心理健康、舒緩壓力反應,更因腦腸軸效應,患者的腸胃症狀亦能得到明顯緩解。
未來,如果您或親友遇到腸胃相關困擾,除了思考生理角度的治療之外(腸胃本身),也別忘了可以將心理角度的介入納入,雙管齊下,相信更有機會能改善病狀。
--